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科学布局, “两个率先”新征程
“十二五”期间主要实施转型升级、科技创新、农业现代化、文化建设、民生幸福、社会管理创新、生态文明建设、党建工作创新“八项工程”,这是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。按照“每年都有新进展、五年实现大突破”的目标要求,在“十二五”发展行进到半程的节点上,回望“八项工程”实施的情况,我们看到全省干部群众在共识中凝聚力量、在落实中共绘蓝图的一系列举措和成效。“八项工程”,已经成为江苏坚持科学发展、推进“两个率先”很有力的抓手。
■ 转型升级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8个规划指标有6个达到序时进度。2012年,全省人均GDP达到6.83万元,列全国省区第1,比上年增加6057元。城镇化率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到63%、37.5%,比2010年提高2.4个、4.5个百分点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以转变制约、以调整寻求出路、以转型培植优势,江苏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,强力推进转型升级“一号工程”。
传统产业“腾笼换鸟”,淘汰落后加大力度,抢占高端前沿,新兴产业领跑全国;培育新业态新需求,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;瞄准高端做大规模,“鱼米之乡”今犹在。拓展内需潜力,“江苏产品行万里”打造品牌,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,转型升级的成效和潜力持续释放。
■ 科技创新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11个规划指标有10个达到序时进度,完成率为91%。2012年,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.3%,比2010年提高0.2个百分点,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目标序时进度。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85人,超过目标进度9人。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499件,超过规划目标400件的要求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发展,需要选择新的路径。换一个姿势领跑,江苏抓住新一轮经济转型,通过人才、技术、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和重新组合,构筑创新高地。如今,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态势明显;“保姆式”和“管家式”的公共服务更加贴心。这是一个骄人的成绩——江苏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各项指标保持;这是一个全新的纪录——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四年。
■ 农业现代化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10项统计监测指标全达序时进度,综合得分比2011年提高2.92个百分点。如粮食亩产421公斤,比2010年增加13公斤,比2011年增加6公斤;高效设施农业(渔业)面积比重14.7%,比2010年增加4.7个百分点,超过序时进度1.2个百分点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为推进农业现代化,江苏主要在四方面寻求突破: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,省财政厅去年投入农业现代化建设资金达120多亿元。二是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,研究制定了《关于支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出台了16条支持农村改革试验政策措施;省工商局研究出台了家庭农场登记办法。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,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78%。四是持续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,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年综合收入超过180亿元。
■ 文化建设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8个规划指标全部达到序时进度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.2%,比2010年提高1.3个百分点,超过目标进度0.3个百分点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93.9%,比2010年提高4.9个百分点,超过目标进度4.3个百分点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道德讲堂,以文“化”人,弘扬时代真善美;公益演出,文化惠民,提升百姓“幸福指数”;融合科技,面向市场,打造文化软实力。从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到茅盾文学奖,从“全国文化企业30强”到用户超过220万的江苏手机报,江苏这座文化高原上正在崛起更多的文化高峰,更多文化发展的“盆景”变成“百花园”。全省已有6个城市被表彰为全国文明城市,居;13个省辖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。
■ 民生幸福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15个规划指标,14个达到序时进度,完成率为93.3%,高于上年的86.7%。从核心数据看,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9.9%、10.1%,比2010年分别提高2.2个、0.9个百分点,基本完成序时进度目标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围绕民生幸福工程,一批民生实事加快落实:截至今年5月底,全省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7.36万套;同时,主要抓好改革试点工作,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、义务教育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等试点;省卫生厅公立医院试点已覆盖镇江市和15个县(市、区)的50多家医院。全省还初步形成了“推进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、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、社会保障待遇的定期提高机制、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的动态补贴机制”等长效机制。
■ 社会管理创新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6个规划指标5个达到序时进度,完成率83.3%,高于上年的75%。公众安全感94%,比2010年提高4.1个百分点,已达到“十二五”规划目标的90%要求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,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始终是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的。“平安江苏”怎么建?江苏找到了“源头活水”——重视民生,倾听民意。寓管理于服务中,在服务中延伸管理,积极解决“流动人口”和“虚拟社会”两大难题;大排查、大调解,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第1道防线,实现“案结、事了、人和”;放手放权重服务,少了政府大包大揽,多了社会自治、公众参与。
全省98%以上的县、乡镇、村和94%以上的行业系统基层单位达到平安建设标准。
■ 生态文明建设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19个规划指标,有18个达到序时进度,完成率为94.7%,高于上年的83.3%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4.98%,完成年度预期目标。单位GDP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硫、氨氮、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均优于序时进度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可概括为“一红一绿”+“强化执法”。“一红”:省国土厅会同省环保厅启动生态红线划定工作,将占全省国土面积24.1%的空间划定为一、二类生态红线区。“一绿”: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工程,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,推进绿色、低碳、循环发展,让“天更蓝”、“水更清”、“地更绿”……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,2010年全省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587起,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504个。连续5年开展环保局长大接访,全省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3.6%。
■ 党建工作创新工程
【核心数据看进展】
该工程没有设定目标值,但开展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。党的十八大之后,学习宣讲直接受众达16万人,全省面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覆盖率达90%以上,基层党员冬训覆盖面达到300万人。
【新举措·新成效】
推进“两个率先”,关键在党、关键在人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,我省各级着力培育“三宽四有”型干部队伍。“876”培训计划,省级机关处以上干部集中“充电”;推进“三解三促”,树高千尺根扎厚土,万名干部下基层谋发展促和谐;广聚“第1资源”,12项zhong点人才工程全球引智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、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,领军型、创新型、创业型人才汇聚江苏,为“两个率先”提供了有力支撑。